首页 新闻 教育 校园 文学 互联网 商业 科技 旅游 健康 生活 电商 文娱 汽车

为什么“内卷”这个词会引起共鸣?

2020-12-07 15:33   来源: 互联网

2020年底,“内卷化”一词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从一个学术名词到一个时代的共鸣。内部容积是什么意思?时下流行的“内卷”一文,34年前《新京报》书评周刊曾对“内卷”一词的由来进行了梳理,误读至今。这个词最初被人类学家格茨和其他人用来形容爪哇的农业经济,它指的是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然而,20世纪80年代,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将“内卷化”引入国内学术界后,其核心认识变成了“增长而不发展”,即单位劳动的边际效用降低。可见两者对“对合”的理解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在没有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农业社会中保持稳定;后者是指激烈的竞争。


黄宗智自己在《当内卷》一书中写道横扫中国?!黄宗智回应了“内卷化”和“去内卷化”发展的概念,回应了“内卷化”一词在当代中国的流行。黄宗智指出,今天关于内卷化的讨论仍然适用于小农经济,即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单位土地劳动投入越高,边际收益越低。

image.png

另一方面,在今天的中国,人口密度相对于现有资源来说是非常高的,因此在很多地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例如,在劳动部门,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进来。孩子们面临着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激烈竞争。“积瓦”、“学区房”、“小镇话题制造者”等词汇已成为日常词汇。进入大学后,出现了分数为王,学位却迅速贬值的现象。在今年的新闻中,青北藤学校街道办的申请和中行的招聘中,都出现了“院士级”笔试试题的热点。在职场上,人们不得不承受996甚至007的压力,所有竞争的门槛越来越高。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人们花费的成本越来越大,却很难得到相应的回报。


孩子们面临着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激烈竞争。“鸡舍”这个词已经成为日常用语。图片来源:pexels 


这种退化的原因是什么?人类学家项彪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提到,内卷背后是高度整合的竞争,“高度单一的价值评价体系、高度单一的竞争模式、高度单一的奖惩方式”。这种竞争也不允许失败和退出。防微杜渐、奋力向上已成为各级政府日常的焦虑。“内卷化”的结果是,人们参加了很多竞争,但结果却达不到最基本的预期,即使知道最后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但他们只能参加,因为人们不明白还有什么其他的生活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冯浩晨在《内卷化:一个学术术语如何赢得考生、社会动物和时代的共鸣》一文中认为,人们已经注意到了这种内卷现象,但也有人把这种现象归咎于个人,称之为“奋斗B”和“工人小偷”。他们认为自己的道德败坏会导致他人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有人认为,在中国,内卷更像是“财富病”。比如,《卷曲》的作者、澎湃的首席评论员沈斌,更像是一个成熟社会的“富贵病”。首席评论员沈斌表示,与过去相对动荡和模糊的过去相比,今天的社会竞争规则是明确的,因此内卷化实际上是经济学中“充分竞争”的表现。


项彪认为,这种竞争实际上完全是由第三方控制和决定的。人们在这种内卷化的竞争中不一定是为了赢得对方。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得到当局的认可。因此,《中青评论》的《内卷外》一篇文章指出,要实现非内卷化,人们应该创造对不同社会价值观的尊重。应该让人们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有多种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新华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