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教育 校园 文学 互联网 商业 科技 旅游 健康 生活 电商 文娱 汽车

什么是华夏?所有史料都是假的?--从"中国的边缘"看多元历史观

2020-12-09 11:50   来源: 互联网

人是历史的存在,我们的身份取决于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因此,理解什么是"华夏"是建立民族认同的关键,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科在他的著名著作"中国的边缘"中论述了中华民族民族认同的历史发展,为解释"什么是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方法。


几天前,世纪出版了"中国的边缘"的新版本。几天前,书评家、专栏作家周伟和上海博物馆人类学家、副研究员张经伟与读者分享了他们阅读这部作品的感受和启示,探讨了"华夏"与"边缘"之间的长期共生与互动,最终形成了今天中国汉族与55个少数民族的结构。王明科在书中提醒我们各民族历史记忆的重要性,打破一元论的历史观,对解决当前的民族和民族认同争端具有积极意义。


image.png


以"四岳"为例,张经纬指出,汉代南岳是指安徽安庆潜山地区的天柱山,在汉代的眼中,即华夏边沿的最南端,唐代南岳的位置变成了湖南衡阳的衡山。七百多年来,南岳泰山、西山、衡山、衡山的格局最终形成。张经伟说:华夏缘"给我的灵感之一是它打破了我们心中的刻板印象。秦始皇的中国领土似乎与今天没有什么不同,但华夏边缘的概念实际上是动态的。如果我们回到"四山",我们会发现这四座山的范围更小,可能是陕西和山西之间的边疆。


除了逐渐的地理范围外,华夏的概念还涉及到"汉"与"非汉"、"野蛮"和"汉人"的转换。西汉时期,匈奴在汉代互相敌视。东汉时期,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属于汉代,主动帮助汉代攻打北匈奴。南北朝时期,匈奴出身的刘媛在汉代创立了汉赵,自认为是东正教,认为原来的汉人根本不可能继承汉代。


在魏州看来,"中国的边缘"有三种含义:一是地理意义,如"四山"的迁徙。二是羌族出于自身利益而改变身份。例如,王明科发现,四川羌族长期认为是长期从湖光地区移民的汉族人。直到20世纪80年代实施民族政策,他们才发现羌族认同在转向羌族认同之前具有许多优势;第三是文化认同,即华夏正统与边缘野蛮民族之间的转换张力。"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互相改变,有时汉族人会变成野蛮人,野蛮人也会变成汉族人。


魏周指出,王明科也认为"古人说谎",王明科的立场与早期其他历史学家的立场不同。古史辨析派的顾洁刚等学者提出了"疲劳所致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许多古代传说都是捏造的,需要破除三代传说的迷信。然而,王明科认为,历史学家真正需要理解的不是区分史料的真伪,而是解释为什么人们需要这样的历史记忆,为什么要把这些历史记忆当作真的。魏周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认为历史只是一种修改或篡改的记忆,而所有的历史文献都是"不可靠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确定客观的历史事实呢?


在"中国的边缘"的启发下,张经伟写了一本书"四夷在中国生活"。他认为,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和理解中国官方历史上的周边民族的历史记录--这些民族在史料中的首次出现,实际上意味着汉族首次出现在他们的地区并进入他们的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周边民族的记录不断出现。第一次在地图上标注这些区域,就像等高线地图一样,显示中国/华夏在每一时期的实际控制区。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新华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