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教育 校园 文学 互联网 商业 科技 旅游 健康 生活 电商 文娱 汽车

甘肃:打破科技扶贫密码

2021-01-04 09:15   来源: 互联网

甘肃:在寒冷的冬季,用科技破除贫困,走在甘肃南部的康县,白色墙绿色瓦瓦田园房屋点缀着群山,整洁蜿蜒的乡村水泥路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贯穿着每个家庭。在略显偏僻的田野里,一排排整齐排列的食用菌棚反射着山谷中的阳光,随处可见蜂巢,呈现出一幅振兴工业的图景。


但八年前,康县是国家第一批贫困县,也是甘肃省58个特困县之一,贫困率高达36.42%。村民们深深地生活在山间和洼地里,生活在青山碧水中,苦不堪言。2012年,甘肃省成功解决了扶贫攻坚问题,省科技厅派出400多名科技工作者帮助康县贫困人口。随着这个项目的扎根和工业的发展,甘肃科技人员破译了这里脱贫致富的密码。


真正的扶贫、山乡成为旅游名县


1609723196385977.png


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70多个山谷、90多座高山、峡谷、河流和林缘,只有450000亩山地旱地。这是王芳第一次看到的情景。作为甘肃省科技厅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主任,她描述了这里的落后状况。"她说,这里的落后"基本上靠步行,家用电器基本上没有,通讯基本上是基于公路的。


是时候翻开过去的历史了。


由于深山沟壑,康县各乡镇交通条件十分落后,无法脱山,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多年来,技术、资金和病人成为脱贫的三大"路障"。


最重要的是改善基础设施。这是甘肃省科技厅任命康县38名贫困村一等秘书的共识。近几年来,省科技局协调实施水泥、砖头、路灯,支持农村道路建设和农庄加固,修建爱新大桥和科技广场,开通光纤网络。


修一条路,开个有钱人。康县"天然氧吧"因条件便利,远近闻名,甘肃省科技厅帮助的"菩提山庄"、"朱月轩"等十多名农民成为斗阴县的"新宠"。康县县委副书记王维民对记者说,康县连续六年荣获全省第一次农村美丽建设评奖,并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和全国最美县名录等荣誉。


原来,房子前面不到半米的土路,已经成为汽车来来去去的一条水泥路了。出去买东西很方便。下午,你可以坐在广场上看歌舞。"长巴镇村民段洪林说,农用车、收割机可以打开,水网相连。


旅游业也实现了农民工就业。2019年,全县综合旅游收入为12.18亿元,2468名贫困人口依靠旅游景区实现高质量的脱贫。


真正脱贫,山成了工业的热土


樱桃、中草药、食用菌、黄蜂、太平鸡。工业是脱贫的根本出路,康县独特的工业资源已成为迅速脱贫的新动力。


每年,甘肃省科技厅都会派国家和省级的专家学者来教授村民的育种技术。我们村里有几位当地专家。"大山村党支部书记严斌说,该村全面发展了黑木耳、香菇、中国蜜蜂、猕猴桃、天麻等特色小产业。"家家户户都有产业,我们的心也越来越光明。


大浦镇柴树沟村党支部书记朱银喜不仅是一位回到家乡的企业家,也是科技部支持的绿色兴源科技养殖农民合作社的组织者。"2016年,第一批3600只太平鸡被饲养,年底赚到6万元,到2020年超过12000只,吸引了64个周边家庭和我一起工作。"朱银河的喜悦充满了话语。


一种合适的技术可以引起工业振兴的"蝴蝶效应"。目前,康县已发展了90万亩核桃、胡椒等经济林水果,数千万袋食用菌等品牌已成功入选"甜"农产品目录;年加工茶叶770吨,蜂蜜产量4.4多吨,8万多农民依靠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花卉苗木、果酒酿造、古造纸业等"五小"产业,走向小康社会。


有脱贫的自然时代",有自然禀赋的"地理位置",有勤劳朴素的"人的和谐",在科技的指导下,康县于2020年初正式脱帽退出贫困县,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稳定在3800多元。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新华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